800小说网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睥睨万邦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睥睨万邦

800小说网 www.800xsw.cc,最快更新平凡的明穿日子 !

    不知不觉到了冬初,因朱高炽病危,徐灏每天都要去皇宫,嫔妃们哭哭啼啼,皇后还算镇定,大抵因取消了殉葬,没有洪武年的一片愁云惨雾,好似大难来临。

    老太君在乡下住上了好,不愿回京,也不许全家人过来,说是要过一个清清静静的年。

    全家人为此很头疼,徐庆堂夫妇埋怨儿子不懂事,徐灏干脆连家也不回了,躲在萧家村。

    国事上头,最近北方兴和守御千户所全体官兵一千人殊死抵抗七日,坚持到了多路援军赶来,使得阿鲁台的蒙古军不得不撤军,而历史上的兴和县被袭陷沦为鞑靼势力范围,现在这个河北边远县城依然是大明的坚固堡垒。

    历史上,因此事朱棣再次亲征,调用驴34万匹,车177500多辆,车夫等235000多人,共运载37万石粮食随大军出征,吓得阿鲁台从兴和县跑了,避而不战。

    当时诸将请求追击,朱棣命暂缓追击,有感于兴和县不易守,把剩下的人口迁到了宣府,即今河北宣化县。

    朱棣深感朵严三卫的威胁,五月在河北沽源一带举行阅兵,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

    为了鼓舞士气,朱棣作了一首平虏曲,让将士们传唱。七月,师至煞胡原,俘获阿鲁台部属,从而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遁。

    朱棣担心重蹈丘福深入陷没之覆辙,下令停止追击。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为阿鲁台之羽翼,遂选派步骑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

    师至屈裂儿河(今内蒙古洪儿河上游支流)。兀良哈部得知明军来攻。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九月初,回师至北京。

    徐灏和朱高炽虽然都没有永乐大帝的谋略和气魄,但是他们俩都不缺乏谨慎和耐心,凭借火枪火炮和一系列的革新,如今的朵严三卫早已不成气候,阿鲁台也无法撼动边境

    在对待蒙古人上头,徐灏至始至终就没有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历史经验告诉他,灭了匈奴还有突厥。灭了突厥还有鲜卑、辽金、蒙古、满清,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在积极防御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新式武器,维持军队的战斗力,解决日渐贪腐的官场,同时连接世界增强综合国力,不敢说一定会赢得胜利,但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初步实现工业化之前。没可能彻底解决周围的游牧民族,起码徐灏认为他有生之年不会成功,发展需要时间,尤其是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近代。至于后人会如何,那就不是他该操心的问题了。

    朱高炽的病危,不可避免的令徐灏感到意兴阑珊,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已经准备彻底的急流勇退,不然很可能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大业,全家人陪着他做了烈士。

    徐灏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伟人,所以也压根没有作伟人的觉悟,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也该到了归隐的时候了。

    在欧洲,因阿金库尔战役,风光无限的英国亨利五世逼迫法国查理六世签订了几乎亡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亨利五世有权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娶了法国公主。

    但是这位显示出作为一代雄主的智慧和霸气,被英国人称颂为一代英主的亨利五世,在他的权利和疆域达到顶峰时,却在一场战斗中死于伤寒或痢疾,不久,法王查理六世也死了。

    查理六世生前打算立女儿玛丽亚公主为继承人,法国各诸侯领主也大多在国书上签了字,如今随着法国惨败,王室威望大跌,没有多少约束力了,立刻爆发了奥地利王卫争夺战。

    英国这边,亨利五世年仅一岁的儿子成了国王亨利六世,由叔父贝德福德公爵摄政,在巴黎的圣但尼教堂举行加了冕礼。同时,逃亡布日尔的王太子查理也宣布继承王位,自称查理七世。一时间,诞生了三个法兰西王国。

    而这位查理七世,正是那个坐视力挽狂澜拯救了法国的民族英雄圣女贞德被烧死的国王。这位备受指责,公认是个胆怯、散漫而又轻率,配不上国王封号的二十岁年轻人,既生不逢时,也无雄才伟略。

    但查理七世最大的优点是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也具备一位政治家的厚黑以及无情无义,他为法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赢得了百年战争,也打下了法兰西的强盛基础,尽管世世代代备受后人指责。

    就是这么一个被人瞧不起的青年,从被废的王储到国王,从丧家之犬到白手起家,从分裂到统一,一手促成了法国日后的强大。

    徐灏因为游戏对贞德的故事背景知之甚详,故此不敢小瞧与查理七世同时代、年纪相仿佛的太子朱瞻基,毫无疑问,朱瞻基是个不比查理七世差半点的人物,他的运气谋略也要比查理七世好得多。当然,最终朱瞻基的运气不好,仅做了十年的太平皇帝就死了,直接造成皇帝年幼,王振崛起等一系列的皇位争夺战。

    历史上,史称即将到来的十年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瞻基的性格既有朱棣的一面,也有朱高炽的一面,徐灏清楚他是个好皇帝,有着保守的想法,比如看不惯秦淮河上的风月,展开轰轰烈烈的大扫黄运动;也有朱高炽的理想主义,对待文人极好,喜爱艺术,只要自己不妄想把持朝政,那么朱瞻基就不太可能全面取缔新学报纸等新事物。

    其实留给朱瞻基的天下并非那么美好,迫在眉睫的是**,都察院贪污成风,都御使刘观就是个大蛀虫。

    军队同样如此,毕竟徐灏没有大刀阔斧的彻底改革军队,依然存在大量军屯以及世袭的军事制度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历史上的朱瞻基体恤士卒,他总是认为军官缺乏教育,是以不能用正常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没有大力气改革,这造成军队的无能日趋严重。

    现在变了,徐灏认为哪怕朱瞻基什么也不做,十年后的军队也决不会惨败于蒙古人之手。

    雪一片片的从天空落下,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徐灏缓缓走出紫禁城。

    明帝国睥睨万邦,一些大臣已经在提前商量要在新皇登基的头一年,辞旧迎新的那一日,要来自亚洲、阿拉伯、非洲和印度洋各地的国王和使臣们聚集在宏伟的金陵城向大明天子宣誓效忠,让他们目睹花费巨资重新修缮的雄伟神奇的紫禁城,最好是赶在朱瞻基登基的那一日。

    那时将有三十多个国家的首领在场,除了传统的属国之外,大概还会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拜占庭的皇帝,威尼斯总督、英王、法王、西班牙王和葡萄牙王,以及来自永乐洲和汉王洲的土著酋长们。

    徐灏回头看了眼雪花飞舞下的紫禁城,心说兴许还真能做到,明朝即使没有自已,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历史上,因各种原因,大臣们优先考虑的是那些传统属国,大概也不屑邀请敢号称皇帝的蛮夷之国。

    当然地点是在北平,如今那个规制全面仿造,壮丽远超金陵皇宫的北平城没有了,他时常问心自问,这么做到底对还是不对呢?只能由历史来给出答案了。

    徐灏的心情很不错,没有失去权势的失落感,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势,无非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而已。

    今后一如既往的低调做人,朱瞻基也不是不念恩情的人,朝廷上也并非都是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君臣善始善终的例子更多。

    当然徐灏不会那么天真,今后还是得一如既往的布局,小心翼翼的活下去,想想就令人头疼,真是踏进了这个漩涡,再想全身而退实在是太难了。

    回到萧家村,徐灏在田地里找到了王四六,二人一边蹲在田坎上吸烟,一边交谈。

    自从买了大牯牛,王四六简直像伺候老娘似的,一天到晚守着它。

    看着牛低头吃草嚼得那么带劲,比自己吃香喝辣还要高兴,每天王四六得意的牵着大牯牛在水塘边喝水,牛喝得呼呼地响,好像听到了最美妙的音乐。

    收割庄稼比往年省了一半力气,当然得归功于大牯牛了。这些日子,白天人和牛形影不离,晚上也要起来一两回,加一点夜草。

    闹得王嫂子打趣道:“我看你把床搬进牛棚里好了,莫忘了带一条被子。”

    哪知道这句话还真提醒了王四六,他真的在牛棚边搭了一间草棚,有时候就在那里过夜。天冷了,他真的把一床被子盖在牛的背上。

    大牯牛呢,也好像很通人性,爱用舌头来舔王四六的手,用犄角轻轻擦他挤他,撒娇亲热。在地里干起活来,大牯牛也卖力的勇往直前,无需鞭子也不用吆喝,人都快跟不上趟了。

    王四六反而怜惜起来,怕把伙计累坏了,站住喊道:“歇一会儿,等我抽几口叶子烟吧。”(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